本人,两个娃的妈,一个十岁,一个六岁,暑假刚开场,家里就鸡飞狗跳。作业不写、手机不撒手、作息乱成一锅粥。我忍到第三天,决定换个打法,一周后,客厅终于恢复笑声。今天把压箱底的三招掏出来,全是亲测有效的小动作,拿走就能用。
第一招:让孩子当导演
以前都是我拍板:几点起床、先写哪门作业、几点练琴。结果孩子句句怼。今年我学乖,晚饭后开“家庭圆桌会”。桌上放三张便利贴:①我最想做的三件事②我最不想做的三件事③我愿意干的家务。十岁的哥哥写下“下午打游戏”“不想洗碗”“愿意遛狗”。六岁妹妹画了一只冰淇淋和一只扫把。我当场宣布:规则由你们定,我只负责安全和健康。神奇的事发生了:哥哥给自己安排了上午写作业、下午游戏一小时,晚饭后主动遛狗,因为他怕狗憋坏——谁舍得拆自己的台?
第二招:把说教换成并肩作战
三年级那年,我带哥哥拼了三天乐高城堡。那三天我没问过一次作业,只问他:“这块放哪更像塔尖?”城堡完工后,他抱着我脖子说:“妈妈,这是我最好的暑假。”今年我升级玩法:城市寻宝。提前把五个小任务藏在小区角落,比如“找到那棵掉光叶子的梧桐树下的小信封”,信封里是下一个线索。哥哥带妹妹拿手机地图当导航,一路狂奔,完成任务后俩人自己总结:“原来数学里的坐标这么有用!”体验代替唠叨,知识自己长出来。
展开剩余58%第三招:睡前五分钟“情感存钱罐”
以前睡前我习惯说:“今天练琴没?”“作业写完了吗?”孩子一听就闭眼装睡。后来我改问:“如果今天是一杯饮料,你觉得自己是什么味儿?”哥哥想了想说:“冰可乐,因为下午游戏赢了。”妹妹说:“草莓牛奶,因为我帮哥哥找到信封。”我不评价对错,只回应:“听起来很爽。”五天下来,哥哥主动敲门:“妈妈,今天还有夜聊吗?”我这才明白,闲聊就是往情感账户里存钱,存够了,等我哪天要“取钱”指出错误时,他才会心甘情愿付利息。
彩蛋:给家长的“防爆炸按钮”
当我血压飙升,立刻对孩子比一个“OK”手势,意思是“暂停三分钟”。三分钟后再开口,90%的火山变温泉。
暑假还剩不到
一半,我已经收获了两句“妈妈,今天真好玩”。如果你也正被孩子的“暑假模式”折磨,不妨试试这三招,也许下周,你也能收到一句久违的“今天不想结束”。
发布于:江苏省同创优配-互联网配资平台-香港股票配资平台-成都正规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